音乐家海顿说:“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,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。”音乐是声音的艺术,也是感情的艺术。当孩子在聆听并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,音乐能以自己特有的语言影响孩子,启迪孩子心灵之窗,我想这就是音乐的趣味和价值所在。
4月28号下午,106班李妍孜的妈妈来到孩子当中,一起与孩子开展了轻松愉悦的音乐游戏。活动中李妍孜妈妈在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基础上,通过故事的线索,对应感知乐曲的不同风格来匹配相应的故事情节,通过创设游戏性的假想情景,激发孩子自然、自觉、自愿的完成活动要求,进一步体验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体验。
(图为李妍孜妈妈呈现课堂时的场景。)
首先,运用故事匹配音乐的方式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。
李妍孜妈妈讲述了一个故事《兔宝宝散步》,帮助幼儿有线索地展开游戏的假想。然后用钢琴弹奏音乐,来表示睡觉、起床、散步、游戏、打雷、下雨等不同的音乐风格来让孩子进行故事与音乐的匹配。并让孩子设计相应的动作来表达表现音乐,这样的动作设计既可以帮助幼儿感知乐曲段落,还为下面的游戏环节做了一些铺垫。孩子们在故事-动作-音乐的框架中,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来构建游戏经验。游戏参与中更细致地感知了乐曲的结构,体验了音乐游戏所带来的轻松、愉悦!
(图为孩子们聆听琴声,等待游戏的场景。)
其次,在音乐游戏中发展孩子的音乐品质。
李妍孜妈妈在活动中,第一强调了孩子音乐听觉的能力。李妍孜妈妈弹奏钢琴乐曲时,请孩子仔细的倾听,自由的表述自己倾听后的感受,引导孩子听辩高低、快慢、强弱音色的能力。以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记忆音乐的能力。在钢琴的不同的音区变换弹奏,以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区的能力。欣赏不同风格的乐段,如安静的《摇篮曲》表现兔宝宝们在睡觉、欢快的《起床曲》表现兔宝宝起床了开始一天生活的准备、节奏明晰肯定的《进行曲》表现兔宝宝们出来散步了等,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。第二强调了节奏感的表现。在钢琴音乐的伴奏下,李妍孜妈妈要求孩子的动作做到准确合拍。如在散步的音乐区段,孩子在欢笑中按乐曲节拍、速度,两个好朋友手拉手、合拍的走步孩子的动作不仅合拍而且富有韵律感,能够把音乐的情绪、速度、力度等都表现出来。
(图为孩子们游戏时情景。)
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还意犹未尽,围着李妍孜妈妈在问:“李妍孜妈妈,你什么时候能再来啊?我们还想玩这样的游戏!”会弹钢琴的一个小朋友说:“你能下次来的时候把琴谱带给我吗?我也想弹。”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热情的邀请,也反映出音乐带给孩子的魅力,孩子们在轻轻松松、玩玩乐乐的游戏中,游向音乐的彼岸,在自在和自我的超越中获得了成长。